本篇文章1252字,读完约3分钟
三月的江南,草长了,莺飞了,春天到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出台,更像一个温暖的春风,在广大农村土地上掀起了阵阵春潮。在江西新余的田野里,你总能看到一些银行贷款人员穿着警徽和制服,与客户交谈和交流。轻松愉快的表情充满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进的自豪和信心。
“现在国家政策是好的,有很多补贴帮助农民,让农民受益,这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最好时机。”主讲人是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钟的农林法人代表钟锡生。为了适应新的农业形势,2016年,他向银行借钱,开垦了155亩土地,修建了6个仓储仓库和1个烘干车间,实现了5000万斤粮食的机械化储存。今年,他将增加2000万元的贷款,用于引进和生产优质再生稻。就像这个企业一样,新余市很多涉农企业现在都致力于科技和现代农业,如无人机飞播、喷药、机械化耕作等,相关的信贷、保险、债券等金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去年,我的300亩荷花每天吸引了1万多人,光是卖纯净水的收入就超过2000元。据估计,今年莲子的收入约为35万元,莲子的收入约为50万元,河源酒家的收入约为36万元,年净收入约为50万元。”河源酒家的老板李炜对今年的经营充满信心。这位38岁的年轻人曾从事景观工程和酒店餐饮服务,并利用他现有的资产和实力。去年,他借了300万元开始向休闲农业转型。无独有偶,仍在从事消防安全业务的敖祥华兄弟也向银行借了320万元成立祥瑞农业公司,租了560亩蔬菜种植地,年营业收入420万元。据统计,截至目前,新余市已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2万亩,土地流转率接近40%。
在农业投资蓬勃发展、金融需求旺盛之际,新余市金融系统在中国人民银行再融资支农扶贫支持下,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和模式,为过去不受重视的“长尾客户”提供信贷服务。
既没有帮助担保也没有抵押资产的农民也可以获得信贷。这让榆水区罗坊镇松山村的大粮食种植户和村民黄炳根、黄泽宝兄弟非常高兴。去年,兄弟俩各自从一家村镇银行获得了5万元的信贷。目前,兄弟俩种了近1000亩粮食,租下了邻近乡镇的所有荒地,年收入近100万元。
黄炳根和黄泽宝兄弟是幸运的,但他们不是唯一幸运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分行推进辖区内“信用评估+信用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实施。推动农业金融机构按照每户每年3元的标准为村委会收集信息和更新工作补贴。在此基础上,对113,000名信贷农户进行了评估。根据农民的信用状况,有144个信用村和11个信用镇。选择榆水区分宜县农村商业银行和湘淮村银行开展“信用评估+信用贷款”试点模式,将信用村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下调10%,让所有信用农户都能申请信用贷款。发放“便民服务卡”给信用农户,采用“一次审批、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户用信。到目前为止,该市已经向信贷农户发放了超过3亿元的信贷。事实上,随着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的深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新余农村金融的春天已经逐渐来临。
标题:信贷春雨“润”新余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