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5字,读完约6分钟

蔡通基金总经理王佳俊

记者王程程编辑张译文

2011年,公募基金行业刚刚经历了牛市和熊市的洗礼,而今年,财通基金刚刚成立。

自7年前成立以来,财通基金实现了1000亿元的跨越式增长。在2016年和2017年,其利润连续两年超过5亿元,远远领先于同期成立的其他公共基金公司。更值得称道的是,该公司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特色定位,继续在固定收益、三板、大规模、并购等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基金公司的“投资研究+投资银行”模式,在20年的公开发行发展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但是,在总经理王佳俊看来,财通基金与老牌基金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他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让他时刻想着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生在苦难中,所以压力更大。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勤奋工作,时刻寻找市场机会。”王佳俊说,直到今天,这仍然是蔡通文化的核心之一。

敢于挑战,不断思考和尝试

在业内,王佳俊是一家“勇于挑战、勤奋务实”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从银行、证券公司到基金公司,他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工作。他开阔的视野激发了王佳俊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第一次接触公共基金是在2002年,当时我还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在以佣金为基础出售基金的过程中,我开始对公共基金行业非常感兴趣。立即参加了专项基金培训,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基金行业发展历史,对国内外基金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王佳俊回忆道。

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2004年,王佳俊作为其经纪公司的外派借调人员,参与了股东单位汇天富基金的筹备工作,对该基金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正进入了基金行业。

借调期结束后,他毅然决定留在汇天富基金。“主要是考虑到欧美资产管理行业一百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当时,王佳俊判断,随着居民投资额的增加,公共基金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行业之一,前景光明。

事实证明,王佳俊的选择是正确的。经过20年的发展,公共基金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他参与筹备的汇天富基金也成长为上海最大的基金公司。

2011年,王佳俊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迈出了又一个关键的步骤。出于对行业的热爱,加上多年对行业的积累和了解,他再次以企业家的身份加入了财通基金。

勤于思考,寻求差异化突破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财通基金在其发展历程中明确阐述了“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财通基金的突然出现与固定收益市场的普及有关,而业界更关心的是运气是否足以解释所谓的“财通现象”。

回顾其发展历程,财通基金并没有独自享受所谓的“天气”。事实上,财通基金的战略定位并非基于天才的灵机一动。王佳俊表示:“在2007年牛市之后,许多基金公司已经发展起来。如果当时的财通在传统业务的各个方面都与他们竞争,无疑胜算很低。”

王佳俊告诉记者,在公司创业的初期,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新基金应该如何生存和发展?在研究美国基金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两种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能发展得更好:一种是像富达这样强大的大型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还有一个专注于子行业的组织,比如以指数和量化产品闻名的先锋基金。后一种开发模式显然更适合蔡通。

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事实上,财通基金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2012年,监管机构放宽了基金公司特别账户的投资范围,允许投资商品期货。通过“窗口”,财通基金开始了期货资产管理业务。

“当时,许多银行对期货资产管理产品线有着丰富的需求,但它们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在发现这一需求后,我们根据合作伙伴的需求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期货产品,并为差异化基金产品提供了严格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财通基金已发行200多种期货专用账户产品,规模超过100亿元,居行业首位。

前瞻性布局铸造“特色标杆”

如果在期货资产管理领域领先只是一个偶然,那么在固定收益领域的后续尝试就体现了财通团队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能力。

“我们率先探索增加投资的机会,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首先,2012年下半年,市场在2000点左右,估值水平也很低。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这个时间点参与增加利润是一个高概率事件。第二,当时固定目标的折现率还是比较充分的,投资的风险是很划算的。”

王佳俊强调,核心问题是,由于2012年ipo暂停,整个固定收益市场的容量大幅增加,部分ipo对象会选择通过并购进入上市公司,而M&A需求的固定收益公司往往有更好的盈利预期。“这是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在2012年之前,这个数字将每年增加大约100个。2013年初,有200多家公司宣布了上市公司的固定计划。”

然而,王佳俊发现,当时没有一家公共基金公司把固定收益作为重要资产来关注。随着股权时代的到来,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量不断增加。财通深感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决定用整个公司的力量来关注这类资产。

2013年是财通基金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公司通过提前部署重型部队扩大了市场,并在2013年1月参与了第一次投标。2014年,固定收益组合投资模式确立了公司在固定收益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回报。

的确,拥有良好的嗅觉非常重要,嗅觉是对市场机会的预测。拓荒者经常可以享受“第一汤”,但是他们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来保持领先。

王佳俊坦言,“财通基金对固定收益业务的理解和认知完全不同于其他机构。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固定收益业务理解为二级市场的投资。在一级和半级投资领域,它并不局限于二级市场的研究框架,因此它是业内第一个设立投资银行部的机构。从投资前的调研路演,到投资后的持续跟踪,再到最终解禁策略,我们都有一套完整的计划,这与业内许多机构的做法不同。”

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2015年,财通基金率先成立投资银行部,加强与上市公司的深度合作,与一家上市公司合作开展58亿元海外M&A项目,在股权业务领域扬帆起航。随着护城河的不断拓宽,财通基金也成为行业的“特色标杆”。现在回想起来,王佳俊感到非常幸运。增加这个细分市场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发电能量,并不断为公司带来其他衍生业务的合作机会。

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思维为有专业眼光的投资者赚钱

谈到资产管理的起源,王佳俊始终坚持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并坚信为有专业眼光的客户赚钱是硬道理。

“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资产类别的选择和投资管理能力上。当然,做好这两件事并不容易,这也对资产管理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是选择满足市场需求的资产类别,还是巩固投资管理能力,都必须在“人”中实施。归根究柢,必须汇聚业内最优秀的人才。”

王佳俊对人才的概念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布局。财通基金坚持“人才聚财”的发展理念,不惜重金奖励伯乐数百万美元,汇聚业内最勤奋的精英。除了从外部引进人才外,我们更注重内部培训机制,定期为国内一流大学举办财通开放日招聘活动,并对选拔出来的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导师指导,确保人才梯队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兼收并蓄的人才理念,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结构也使财通团队近年来保持了稳定的人员结构和持续的行业竞争力。

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王佳俊对公共基金业的未来发展充满雄心。他认为,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仍处于“中青年阶段”。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对财务管理的强烈需求,公共资金有望进一步成为公众投资财务管理、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渠道。公募基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财通基金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坚持作为公司的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创造价值。

标题:生于忧患 财通基金差异化定位成就特色标杆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