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3字,读完约5分钟

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达3717万公顷的作物,也是中国人的三大主食之一,它注定会成为“解开”农业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一场关键战役。

3月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长韩长福说,今年的农业供给体制改革要做好五件事,第一件事是稳定和改善供求关系,主要是减少玉米。

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近3000万亩,玉米仓储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玉米8年临时储存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和价格补偿分离。今年,另有1000万亩玉米被列入减排目标。

手术刀直接探查病灶的核心,效果明显。“现在,这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价格合理化,活跃了市场,提高了竞争力,促进了玉米加工,并强制进行结构调整。”韩长福说:“去年我们把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近3000万亩,那些停产、半停产的玉米加工企业全部扭亏为盈。”

供应方改革的市场方法论

与以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同,本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

韩长福说:“过去,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行政促进;这种供方结构改革主要利用市场手段和改革,通过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来促进结构调整。”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中国经历了两次结构调整。两次调整都是在粮食连续丰收后进行的,但都是由于行政命令调整思想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业部的一位人士告诉国家商报,“这次调整的结果是‘停止’。由于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现在强调以市场为基础、以管理为补充的调整方法。”

韩长赋:玉米种植再减千万亩 让加工企业转起来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说,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一些农产品的供求不平衡(00061,买入)。推动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就是要非常明确地告诉农民,生产是由需求决定的,不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也不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决定的。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化,有必要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引进更优质、更安全的农产品,这是当前整个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

韩长赋:玉米种植再减千万亩 让加工企业转起来

他认为,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把市场机制放在指导农业生产、确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位置,才能使过去形成的农业发展模式慢慢走上新的轨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使价格合理化,活跃了市场

在中国的粮食作物中,玉米是产业链中最长的品种。要启动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玉米改革。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5年,中国的玉米产量从1.47亿吨增加到2.29亿吨。产量增加了,但消费、加工和转化没有跟上。

连续多年,玉米市场呈现“高产、高进口、高库存”的奇怪现象:连年丰收,但由于支撑市场的收购价格较高,低价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乘虚而入”抢占市场。国内玉米不得不被挤入仓库,许多仓库多年来都急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改变它。

玉米改革始于2016年3月,当时中国对实施了八年多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新机制被“市场收购+补贴”的价格补充所分割,玉米市场由“政策市”转变为“市场市”。

回顾改革后的一年,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韩长福说:“现在,这项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理顺价格,活跃市场,提高竞争力,带动玉米加工,迫使结构调整。因此,去年我们的玉米面积减少了近3000万亩,那些停产、半停产的玉米加工企业全部扭亏为盈。”

“去年四省市实施玉米市场定价和价格补偿分离改革措施后,效果非常明显。”陈锡文在阐述玉米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实行市场定价后,价格是合理的,有回报的,而且有明显的下降。到什么程度?它与国际市场上进口玉米的价格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农民将会受到影响,但政策明确地将价格与补贴分开,将补贴与价格分开,政府通过其他渠道补贴农民,因此尽管价格下降,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补偿。从这三项成果来看,东北玉米改革取得了比我们预期的更好的效果。"

韩长赋:玉米种植再减千万亩 让加工企业转起来

现象:“三高”

连续多年,玉米市场呈现高产、高进口、高库存的奇怪现象:年年丰收,但由于支撑市场的收购价格较高,低价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乘虚而入”抢占市场,国内玉米不得不被挤入仓库,许多仓库急需多年。

回应:改革

实行了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通过“市场化收购+补贴”调整为市场定价和补价分离——新机制的补价分离,玉米市场由“政策市”转变为“市场市”。停产、半停产的玉米加工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

标题:韩长赋:玉米种植再减千万亩 让加工企业转起来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