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3字,读完约8分钟

左上图是四川省英山县梭口村小学。在安盟和沪江联合建造的“梦想客厅”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听上海老师讲课。《经济日报》记者李志国在四川省眉山市王鸥村“兴农简易站”现场拍摄了这张照片。经济日报记者李志国照片

万湾村

“发展农业,方便农民”的模式是由北京信托安盟创建的,它整合了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农村教育等多种形式,逐步成为“网上+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服务网络。

在江西、四川等地,安盟设置了800多个“促进农业发展简易站”,直接支持800多名站长创业就业,间接带动近500万农村人口脱贫。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互联网+服务”来“发展农业,方便农民”,整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源,解决扶贫中的“硬骨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给城市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当“互联网”遇到“农业、农村和农民”时,会不会产生同样的裂变效应?

近日,记者在四川眉山、英山等地调研时发现,北京信托安盟创建的“发展农业、方便车站”模式,已经开始整合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社保、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农村教育等多种形式,逐步成为互联网+中的“三农”综合服务网络和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借助互联网技术,‘兴农易站’就像一扇门,可以让城市的便捷服务进入农村,也让大量农村资源进入城市。经过几年的实践,“兴农易站”已经成为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安盟主席蔡磊对记者说。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推广农业和简易站”中的创业故事

当我来到四川省眉山市王鸥村时,记者看到茶园里的春茶刚刚收割完毕,绿色的茶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在村的“兴农易站”现场,站长付正忙着整理快递物品。萧蔷是王鸥村为数不多的“90后”男孩之一。他告诉记者,王鸥村距离最近的梅山西路梅陇镇只有5公里,那里布满了蜿蜒的山路。现在农村的道路已经平整了很多,但是缺少公共交通设施,所以村民进城还是很麻烦的。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在网上购买各种商品,但是快递在被送到乡镇行政单位后戛然而止。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如果你在城里,一个快递兄弟每天可以骑摩托车每10公里取/送100个包裹;然而,在农村地区,快递兄弟只能骑着摩托车每10公里取一两个包裹。低人口密度和商业密度使其难以支撑快递兄弟的收入。

如今,萧蔷的“兴农易站”承担了村级快递点的工作。每天,萧蔷都会去镇上收村里的包裹,同时从村里投递包裹,从而解决了快递到村里的“最后几公里”问题。尽管萧蔷快递业务的收入远低于真正的快递员,但它并不是“让农业更容易支撑”带给萧蔷的唯一收入。

记者注意到,萧蔷最受欢迎的业务是销售当地土特产。借助“兴农易站”在线商务平台,王鸥村的鸡蛋、茶业等土特产找到了一条通往城市的“互联网高速公路”。当地农民生产的这些新鲜农产品已经成为城市里的热门商品。“做一批农产品可以给我一份。在销售旺季,这款产品的收入仍然可观。”萧蔷说。

“这只是我工作的一小部分。”萧蔷指着“兴农易站”中的多功能智能终端告诉记者,最近,随着智能终端服务的叠加,除了快递物流、网上购物和营销、金融服务等服务外,政府服务、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服务也有所增加。“有了这些新功能,我不仅努力工作,而且我们村里的许多村民也开始养鸡、种茶,他们期待通过互联网服务赚更多的钱。”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萧蔷的故事不是这样。目前,在江西、四川等地,安盟已部署了800多名“促农易地”,直接支持800多名站长创业就业,间接带动近500万农村人口走上扶贫之路。

蔡磊告诉记者,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一大批“没有资源、没有风景、没有历史、没有特色产品、没有工程、没有教育、没有劳动力、没有地方资金”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陷入了“长尾”范围。“长尾贫困”之所以会成为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和坚固堡垒”,是因为难以找到扶贫的起点,难以准确安排项目,难以准确投入资金和措施。随着中国“三农”网站数量的增加和平台的成熟,未来将会增加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帮助站长整合农业、农村和农民资源,解决扶贫中的“硬骨头”。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关于“兴农换站”的思考

"改善农村地区的现状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蔡磊说:“很多企业习惯于依靠单个项目来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而我们则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依靠自主开发的智能终端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使政务、金融、电信、网络运营商、文化、教育等功能能够相互重叠、相互支撑,使互联网技术真正在农村扎根,成为改变农村现状的支点,同时,我们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新模式。”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的原因也是基于对农村地区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以农村金融设施为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网点成本高、农村居民密度低、金融业务量不足等不足,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在农村开设网点。在这种情况下,据信安盟将与金融机构合作,在四川、江西等地进行试点,并将“普惠金融”引入行政村。在“兴农易地站”,当地农民将不会离开村庄,享受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如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有效改善了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并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服务农村居民的金融部门。蔡磊特别强调,由于“兴农易站”平台采用了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远程识别系统,可以从系统控制终端直接到达农民本人,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财务管理,从而彻底解决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各种扶贫资金被冒用、挪用和盗窃等资金管理问题。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同时,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安盟的所有试点网点都设在当地行政村,引导村民和村集体到“兴农易站”办理相关业务,确保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蔡磊表示,该终端还可以扩展到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农村教育等服务领域,覆盖面广。一家商店可以覆盖一个村庄,这家商店将吸引村里的一些人上网,看视频,和在外工作的人聊天。在四川眉山、英山等地,向农民免费提供金融服务和互联网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记者注意到,“兴农易站”的每一家商店都有一名经理负责服务。商店经理都是当地村庄的年轻人。他们语言流利,熟悉人的头脑,因此能够独立操作和管理。他们可以紧密结合当地村民的服务需求,有效地将互联网服务引入村庄。

此外,每个“兴农易站”也开通了网上银行无线wifi,所以你可以在网上免费购物和做生意,只需下载网络握手客户端。在“兴农易站”的智能终端设备上,还可以发布村庄信息、地方美食、特色推荐等旅游服务信息。如今,随着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服务等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全面解决村民生活中的问题,满足村民在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热点需求。,而“让农业变得容易”实际上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在四川省营山县索口村的小学,记者遇到了一群通过网络视频上课的孩子。在安盟和沪江联合建造的“梦想客厅”里。孩子们正在通过大屏幕收听上海老师的讲课。虽然老师和孩子们被一个屏幕隔开,但交流是顺畅的,孩子们认真听着。索口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吴勇老师今年53岁。他告诉记者:“今年元旦,孩子们刚刚从黑暗危险的房子里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许多村民都出去了,村里的孩子也不多。不能停留;现在有了网络教育,孩子们不用离开村子就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学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东西。”

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四川“兴农易站”试点刚刚启动,但已经有效整合了金融服务、网上教育、网上商家快递等功能。,真正将城市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延伸到农民的家门口,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服务。

“随着未来‘兴农易站’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升级,有望通过互联网全面解决农村居民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蔡磊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安盟的计划,今年“发展农业、换站”的模式将在江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广大农村地区广泛推广,进而激活广大农村地区潜在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志国)

(主编:刘江)

标题:当互联网遇上三农 “兴农易站”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