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上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并购等热点问题做出了集中回应。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将加强再融资监管,优化再融资结构,不断完善并购相关制度。由此可见,中国证监会不是“一刀切”,而是疏通与堵塞相结合,通过一系列措施挤出市场“水分”,引导资本脱离虚拟现实,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爱吉、净值、信息)。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并购是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工具。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基本功能,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手段日益丰富,固定收益市场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元,达到历史新高。在我们看到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大力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上市公司融资过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随意使用的问题依然突出;投机“炒壳”已经成为市场的一种痼疾;“忽隐忽现”、“跟风”和盲目跨境重组的混乱局面依然存在。
如果有问题,就需要解决。从证监会的声明来看,监管部门将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一方面,加强再融资监管,采取再融资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笔融资金额过大;完善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制度,督促主办机构对被审查的再融资项目进行审查。另一方面,优化再融资结构,鼓励发展多元化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Aiji、净值、信息)和优先股。众所周知,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具有债券和普通股的双重特征,被认为是具有攻防能力的有价值的投资工具。
由此可见,在挤压泡沫的同时,证监会也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使资金能够真正流向需要的地方。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关于重点遏制“造假”、“后续”和盲目跨境重组的声明,明确了打击投机和非法牟利的态度,表明了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合理修复的决心。
事实上,这并不是监管者第一次明确他们对固定收益增长和并购的监管态度。过去一年,中国证监会多次出台政策,加强对固定收益和并购的监管。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两个季度的固定收益项目数量较前两个季度大幅增长了50%以上;在M&A和重组的待决项目中,不符合监管要求和不太可能符合监管要求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预计募集资金的使用将进一步规范,与并购相关的投机性“空壳投机”行为和内幕交易将进一步消除,更多的资金将脱离虚假走向现实,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应更加谨慎地对待投机行为,增加概念股的数量,“炒空壳”,避免踩雷,切实树立和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
标题:再融资疏堵结合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