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849字,读完约15分钟
左边是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学生赵倩(右),他正在和同学们排练京剧《红桃山》。李哲
右边是由国家表演艺术中心(NCPA)展出的中国传统舞台服装,通过精心搭配的布景和服装生动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李哲
阅读技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了具体意见,引起了各地区、各部门的热烈反响。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什么?回答“精神”这个词。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象征。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文化大都市北京,体验一线文化遗产,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理念、智慧、包容和魅力。
工艺精神
一场大雪迎来了北京寒冷的春天。望着窗外的雪,72岁的罗还是决定搭车去廊坊。他只有一个目的,买竹子。“竹子已经5年多没买过了。太嫩了,质地要光滑,竹梢要长。”罗告诉记者,如果你想买这种竹子,你必须去河北。
“现在买竹子是为来年做准备。在阴凉处干燥一两年的竹子容易使用,而且结实。”罗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了。他拿出五张“布片”,把它们拼凑成一只风筝。他捧着这只沙燕儿的风筝,脸上带着微微的得意笑容,说:“你可以放飞我绑着的风筝,只要不被树枝夹住,放20年也没问题。”
制作风筝的知识太多了!罗把风筝翻过来,指着身后的骷髅说:“你不能用手粘这些竹条。从采摘竹子,劈竹子,铲竹子,磨竹子,到混凝土烘烤和弯曲,贴竹筒,绑线,最后绑整个货架,有太多的过程,每一个项目不能马虎。
从正面看,放风筝是在户外,风筝的颜色应该经得起阳光的“考验”。“当阳光普照时,颜色必须明亮均匀。看沙燕儿的胸部。光是颜色就必须上升至少三次。在其他地方需要更多的时间,必须反复描述。”把风筝举过头顶,一边观察着光线的传输一边说道。
我们祖先留下的柔软的竹条和薄丝风筝看起来很薄,但它们是最坚固的。“没有风吹不好。这里有智慧。”罗站起来对记者说:“你看,风筝两边的翅膀中间有凹陷。结果,风筝被风夹在中间,风从两边吹走,所以它不会吹坏。为了带来方便,我们的旧风筝可以拆卸,并可以放在一个简单的安装。不要担心风筝会散架。风越大,顶部越紧,接缝越严。”
要想做好一只风筝,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即使是像罗这样的民间工匠。看着这个栩栩如生的沙燕儿,记者真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风筝背后蕴藏着如此多的知识,它凝聚着超乎想象的耐心。
工匠精神,不是吗?不遗余力地雕刻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然而,近年来,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产品的形象并不尽如人意,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缺乏工艺”,我们应该向瑞士手表、德国厨具和日本电器学习。然而,当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即使是一只小风筝也足以涵盖工艺的精髓。
古往今来,中国文明留下了太多种类的工艺,无论是裱糊还是绘画,还是雕刻和编织,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最深刻的工匠精神,每一位老艺术家都值得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言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文化的深处找到自信,重拾前人的精神,那么,建设一个强大国家的荣耀就在眼前。
高德·余一
2月20日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开学日。前一天,记者来到这里,看到许多学生推着大箱子回到校园。走在校园里,学生们经常停下来,恭敬地对记者说“好老师”。
听到记者的意外收获,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宇笑着说:“这并不稀奇,只要我们学校的学生看到比他们大的长辈,不管他们认识不认识,他们都会说‘老师好’。”学生们每天都受到传统戏曲文化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的影响。”
“永远不要在歌剧中表演,先看生活。如果人们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不能站在舞台上。”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舒通说,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自古以来就具有“高台教育”的功能。在过去,普通人学习如何行为,如何做事,甚至如何学习知识,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通过看电影来完成的。“你看那个秦桧,画着一张白脸,人们就知道这个人的品德不好,不能学。仁、义、礼、智都在京剧里。”舒通说。
像所有传统文化一样,歌剧依靠人们来传承。如果一个声名狼藉的演员站在舞台上唱岳飞,他将很难与自己美丽的外表和歌声产生共鸣。对于歌剧演员来说,他们的人格魅力总是对歌剧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以目前票房号召力最大的京剧演员张为例。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张在纽约听完演出后说:“女演员的魅力在于她共鸣的个性,这种个性超越了语言、国家和文化,对观众产生了魔力。”。
目前,张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师生对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我用‘安静、干净’这个词来形容张。她总是无忧无虑地追求艺术,远离一切与艺术无关的事物,包括各种荣誉。”龚宇说。“张老师平时说话很少,而且她好像住在戏里。她一上台,观众就跟着她又哭又笑。然而,当她教学生时,她没有任何保留,她的话越来越多。一个坐姿可以引导半天。”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大四学生赵倩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中国戏曲艺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基因,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观念和伦理道德可以在戏曲故事中找到,一直沉迷其中的演员有着深刻的体验。“我们学校的校训有两句话:既讲道德又讲艺术,发扬过去,开拓未来。教师作为戏曲的传承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威信,必须承担起以德育人的责任。有时,传播道德甚至比传播艺术更重要。”龚宇说。
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赵倩深受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主教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有机会学习并不容易。在大学四年后,你不仅应该追求专业的进步,还应该实现个性的提高。“对赵倩来说,尊敬老师、耐心、团结合作的精神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
对家庭和国家的感情
假设时间追溯到76年前,人们会惊讶地看到梅兰芳留着胡子,他视舞台为自己的生命。“日本人不讲道理,坚持要我出来唱歌。然后,如果我进监狱,杀了我的头,我必须让他。”为了不给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表演,他决定留胡子,停止唱歌跳舞。这是梅兰芳先生雄心勃勃的故事。
难怪听了粤剧、包公剧和杨家将剧之后,谁不懂得家与国的感情、优秀的品格和善良的人性,谁不懂得是非、善恶、忠诚和强奸?一部好的戏剧总是思想深刻,精神饱满,能使观众了解做人的道理,领悟真善美的内涵,往往能影响很多人,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2015年6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戏剧学院京剧系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梅派的爱国剧《生死恨》、《为金山而战》。这些都是抗战初期梅兰芳改编的新剧。
"排练这部戏剧的过程是对我们老师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龚宇说《生死恨》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令人难忘,震撼全场:“打鬼总比做奴隶强!”梅先生的爱国行动,这种发自内心的呐喊,这种忠诚的反对外敌侵略的民族气节,正是我们要继承、发扬和发扬的积极的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京剧演员,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梨园前辈们的崇高爱国情怀,传承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通过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激励和影响更多的人。
这种家与国的感觉可以追溯到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先生,他被称为老学生的“三丁甲”之一。“在动荡时期,程长庚只唱那些忠于国家的戏剧。当他表演时,他甚至不允许观众欢呼,他很少在歌唱设计中使用复杂的声音。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戏剧背后的家和国家的感情。”龚宇说。
祖国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英雄是国家最明亮的坐标。歌唱祖国和歌颂英雄永远是最感人的篇章。在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中,家和国家的情感通过各种载体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诠释。如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激发民族精神。
敢于承担责任
“奶奶,你看,这里有泥人和风筝。奶奶,来,还有用红纸剪的大公鸡,好漂亮!”在北京方庄区群星路的人防工程空室内,一个孩子兴奋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推开朱虹的门,走下陡峭的楼梯,两边装饰着空的剪纸带领人们走进一条民俗文化的道路。这个不宽敞的地下空房间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如剪纸、书法、绘画、泥人、风筝、篆刻、编织、布艺等...无论何时没有出路,总会有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2014年,我们投资120万元用于人防工程,并将其改造为方庄民间艺术博物馆。”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办事处主任赵长河告诉记者,美术馆成立后,他们走访了所有辖区,邀请了所有有技能的传统文化传承人,为他们提供展览作品和技能。同时,免费开放美术馆,提供公益课程,并向社区居民传授传统文化。
顾晓玲,“巧娘”在北京,有很好的剪纸技巧。“与我们的童年相比,剪纸的氛围越来越弱。我们剪纸人要继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年轻人了解剪纸,爱上剪纸。”。顾晓玲告诉记者,她曾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区教剪纸。“在幼儿园小班教学时,我让小娃娃撕纸,先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传统的日子里,比如24节气,我会带你做不同的传统工艺品,比如春节的时候剪窗花,端午节的时候折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有吸引力了。今年春节期间,我去埃及参加了中国新年庙会,并免费教授传统手工艺品。外国人被三层楼和三层楼包围着。我带来的材料很快就用完了。”说到兴奋,顾晓玲会跳舞。
文化属于人民。传统文化只有来自人民,走向人民,才有生命力。只有在基层生根发芽,文化才能繁荣。在方庄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支持下,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这是我最早的学生,王秀珍。现在,她成了我们美术馆的老师,甚至她的一些学生也开始上课了。”顾晓玲指着另一位民间工匠告诉记者。
不用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件“无利可图”的事情,它离不开国家政策、地方支持,更离不开传承人的责任和坚持。
在这方面,非常年轻的赵倩有过深刻的经历。“京剧是古老的行当,你靠它赚不了多少钱。既然你选择了这一行,你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代在不断变化,有些事情必须要做。既然京剧选择了我,我必须能够忍受贫穷和孤独。老师总是告诉我这出戏比天还大。当你长成参天大树时,你就能让更多的人避寒。”赵倩说。(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李哲)
[调查笔记]
北京韵的脉络永远延伸
文化运动与民族运动相联系,文化语境与民族血脉相联系。北京作为一个城市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首都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文化从未停止过呼吸,文化从未停止过流动。
在农历新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在北京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迅速实施。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北京将“中国梦”文化深入千家万户,举办了庙会、文艺演出、展览、电影放映、冰雪娱乐、民间花会等4444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有749万参与者。
传承北京文脉是当代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华福说,语境是城市精神及其形成和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城市文化创造活动的源泉。北京的文化建设和传播必须注重文脉,做到“使人受教育,使文物和文化成为城市”。
珍惜城市记忆,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将充分发掘和展示北京的历史文脉,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水平,推进长城、运河、西山三大“文化带”的规划建设,开展主题文物的整治,展示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计划,建设非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进非遗产活传承,促进非遗产融入生产生活。
融入生产生活,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场传播。通过保护和发展中国老字号,振兴传统节日,发展文化旅游,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北京将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做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力度。
创新延续了文脉,使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以传承。据悉,今年北京将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建军90周年等重要节点,继续实施中国梦主题文学创作,并推出京剧《大宅门》、昆曲《清明上河图》、戏剧《诗·江湖》、电影《定军山》、电视连续剧《百年梦》、纪录片《北通州》、图书《大乡村工匠》和《北京语境》
[采访]
继承和创新是相互联系的
传统文化既不是博物馆艺术,也不是化石艺术,要使传统文化繁荣昌盛,就不能盲目追求复古,而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和发展,记者采访了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和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宇。
记者:你如何看待传统和创新?
李恩杰:创新发展是传统艺术的本来规律,京剧史上的任何一位大师都是通过“吸收+变革”的路径竖起了新的旗帜。如果现代歌剧演员必须一成不变地模仿创始人,那么艺术将失去活力。继承应该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表演,然后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当面对前人创造的艺术高峰时,人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跨越和再创造,而不是原地踏步。
记者: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李恩杰:普及是继承中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观众。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现代观众应该先了解它,然后再谈论别人。如果你认为一门艺术是先进的,公众不应该理解它,那么这门艺术将失去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以京剧为例,京剧必须在市场上流传,否则将远离观众,不仅难以孕育出好的剧目,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龚宇:继承最终取决于人。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在京剧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重视著名艺术家和名人的创作,还要重视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
记者:京剧的传承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恩杰:京剧诞生于手工业,其生产方式是手工业。今天,我们想要保存京剧,事实上,我们想要保存它的民族文化和根。一方面,京剧必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充满活力;另一方面,这种手工艺品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如何统一二者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
龚宇:目前,歌剧人才队伍正在萎缩。虽然财政支持很重要,但是发展京剧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京剧才能走得更远,让京剧人更体面。就学校而言,京剧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它必须通过口头和心理手段进行教学,并采用非常规的教育手段。因此,对于艺术高等教育来说,法律是不同的,相应的教育制度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空.比如,在学科建设中,艺术高等教育很难适应与普通高校完全一致的评分规则,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编者:梁
标题:穿街坊艺苑 品文化基因——来自北京一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调查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