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55字,读完约12分钟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新时期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之我见

(2020年3月20日)

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本文就新时期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

(一)重大意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各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教育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工作、不能工作的现象。劳动独特的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因此,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中小学、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环节,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3)基本原则

——把握育人的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培养负责民族振兴的新人,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倡导和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以体力劳动为主,两手都要抓,做到安全适度,加强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提高育人效果。

——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化,注重新的劳动形式,注重新的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深化产学结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增强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加强全面执行。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元化,形成合作教育模式。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文化条件,充分挖掘工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现有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第二,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4)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修身、增智、强身、育人的综合教育价值。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除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让学生练习、流汗、锻炼、锻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素质。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5)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牢固树立最光荣、最高尚、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观;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劳动平等,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奋、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统筹优化学校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及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全面、实用、开放、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各校区的特点,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应规定学生每天校外工作时间。高职院校以实训课程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特殊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校应明确劳动教育以课程为主,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小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有机地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专院校和小学每个学年都设立劳动周,劳动周可以在学年期间或寒暑假期间独立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体。高校也可以安排劳动月,重点落实每个学年的劳动周要求。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根据需要编制劳动实践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防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七)确定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根据教育目标,根据不同班级、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开展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结合新的产业形式和新的劳动形式,要注意选择新的服务劳动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要注意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感受劳动的快乐,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工作。小学中高年级应注重卫生和工作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参与校内外的公益工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实现工作的光荣。初中应注重增加劳动知识和技能,加强家政学学习,发展社区服务,适当参与生产劳动,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自觉、负责、勤奋的素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应注重丰富职业经验,开展服务劳动,参与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积极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情感。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敬业精神。高校要以创新创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活动。,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专业经验,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解空谈论在国家犯错误和做实际工作。注重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献身精神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八)完善劳动质量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意识的考核。建立宣传和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劳动质量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优秀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毕业依据,也是高等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第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九)家庭应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如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不懈地随时随地工作,掌握必要的家务技能,如洗衣、做饭,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两种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家庭委员会)和社区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学生参与家务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应每年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鼓励孩子们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家庭应该建立一种提倡劳动的良好家庭风格,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十)学校应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或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上课和下课时间。组织和实施劳动周。小学和中学的成绩主要基于校园劳动。中小学生可以适当地走向社会,参加集中劳动。高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把校外劳动锻炼作为主要任务。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十一)社会应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支撑作用。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辟实习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量力参与生产劳动,参与新的服务劳动,让学生和普通劳动者一起体验劳动过程。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为学生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体验新的劳动实践形式和方式提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以及各种公益基金会和社会福利组织应当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工作,参与社区治理。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第四,着力提高支持和保障劳动教育的能力

(十二)多渠道扩大实习场所。大力拓展实习场所,满足各级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习需求。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农村可以安排相应的土地、森林、牧场等。作为农业实践基地,市区可以确定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的实践场所。建立县、政府统筹规划和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建设水平,学校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劳动实践教室和实训基地。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习基地。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十三)加大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的需要,学校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高校应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合格的师范院校应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建立劳动模范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并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教师。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增强实施劳动教育的意识,对参加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分类提高评价标准。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十四)完善筹资机制。各地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身财力,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快学校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设备和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以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共资金和其他资金开展劳动教育。政府可以购买服务,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十五)以多种方式加强安全。各地区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发展。学校应加强师生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调查和消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感染等。,在设施、材料的选择、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活动过程中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加强劳动过程中各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计划,完善应急和事故处理机制。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五、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劳动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省政府要加强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明确市、地、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劳动教育的职责,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十七)加强监督检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改进督导方法。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确保劳动教育和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它们也是衡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被监管部门、学校及其校长进行奖惩的依据。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控,加强反馈和指导。

(十八)加强宣传和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注意挖掘防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赞美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题,明确反对一切“白干、享乐、崇尚财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主编:余晶晶

标题:国务院发布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附加课程!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