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9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陈辰,每个编辑谢欣

由于ipo审核的进一步严格,ipo审核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也使得许多排队的企业和赞助商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些企业干脆选择退出和终止评审。截至3月15日,今年已有48家ipo公司终止了审查,自2月底以来,迄今为止只有26家公司终止了审查,占今年终止审查的企业家的50%以上。此外,国家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在终止考试的企业中,有14家来自新三板,而经营业绩下滑是新三板企业大多选择“撤退”的主要原因。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终止审查的三家新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在目前ipo出勤率较低的情况下,许多排队等待ipo审批的企业和保荐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许多企业选择了退出。

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17年共有146家企业终止了考试,其中64家企业自2017年10月17日新的独立选举委员会履职至2017年底的两个多月内终止了考试,占40%以上。

2018年,这一现象继续存在,并呈现加速趋势。截至3月15日,今年共有48家企业终止了审查,而去年同期只有8家。在48家终止考试的企业中,有28家打算登陆创业板,占近60%。有14家公司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6家公司计划在中小板上市。

《国家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48家终止ipo审核的公司中,有14家来自新三板,占近30%,而去年计划终止新三板IPO审核的公司总数只有19家。《国家商报》的记者也注意到,业绩下滑是大多数新三板公司撤回材料并终止审查的主要原因。据记者统计,在今年终止审查的新三板企业中,至少有6家企业在2017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占40%以上。例如,天津田燕科技和湖南湘家畜牧业的表现下降了100%以上。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过去,许多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缺乏自己的判断和清晰的战略规划,随波逐流地进行上市辅导。这种现象很难理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大量新的三板企业将蜂拥参与ipo,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ipo排队的拥堵,并增加ipo排队时间的成本,”安信证券(Essence Securities)的新三板研究团队表示。

另一方面,郑光恒生表示,建议拟进行ipo的新三板企业应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要求,借鉴其他企业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重点关注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的七大热点问题(规范运作、盈利能力、财务报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筹资项目合理性和三类股东问题),切实解决自身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特别是有“三类股东”的企业,在“三类股东”的审计口径明确后,应根据新规定的要求,对规范进行整改和披露,以顺利通过IEC的审计。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自2月底以来,已有26家公司退出

除上述情况外,《国家商报》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上述48家企业终止审查的决定时间大多集中在今年2月下旬。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在监管问答中明确表示,将区分交易类型,加强对基础资产被宣布ipo被拒的重组项目的监管。其中,对于重组和上市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应在ipo被拒绝后至少运行3年后再规划重组和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重组交易,中国证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拒绝首次公开发行和整改的具体原因、相关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与首次公开发行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及原因。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紧接着,3月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ipo)保荐机构。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常德平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发现问题,坚决处理,严格问责。

这两个沉重的消息对拟ipo企业和保荐人都有很大影响。《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从2月23日至3月15日,不到一个月就有26家企业选择终止考试,占今年以来终止考试企业的50%以上。

“与审计会议上的否决相比,自愿撤回材料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影响将更小。对于没有充分准备终止审计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东北证券(000686,诊断)在《战略日报》上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终止的原因一般分为两类。首先,持续增长能力不足,涉及公司的基本面和主营业务;二是规范性,包括财务标准化和公司治理。”

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编辑朱昱

标题:今年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 业绩下滑成新三板公司“撤退”主因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