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1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金主编

对于2017年以来的信托渠道业务,2018年4月底按下了快进结束按钮。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全行业信托资产余额为25.41万亿元,较年初减少8334.59亿元,降幅3.18%;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16.09个百分点。其中,交易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14.9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6719.65亿元,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28.7个百分点。

作为渠道业务的代名词,交易管理信托规模的下降显示了信托业发展的一些新变化。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交易管理信托的规模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12.48万亿元增加到13.58万亿元,占比53.92%至55.66%,占信托业的一半。

根据最新数据,虽然4月底出台了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但信托行业渠道剥离的效果明显,监管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行业过度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在功能方面,交易管理和投资信托的比例在5月份下降,而融资信托的比例上升。今年5月,交易管理信托、融资信托和投资信托的比例分别为3.84%、39.40%和56.66%,4月份的比例分别为6.38%、35.02%和58.59%。”实益信托的研究员帅国郎说。他认为,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信托业的经营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交易管理信托的比重大幅下降,投融资信托再次回暖。

去通道效果显著 信托业务格局生变

在信托资产下降的前提下,信托行业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似乎没有受到影响。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一季度,信托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82.04亿元,同比增长5.85亿元;净利润129.37亿元,同比增长9.85亿元。

据信托宏观战略总监吴介绍,渠道业务减少对信托行业收入的影响暂时还不明显,主要是因为这类业务虽然规模较大,但收入不高。“即使渠道费用增加,也无法与主动管理业务的收入相比。”

不过,他认为,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去渠道的后续影响将继续得到反映。一方面,对于那些严重依赖渠道业务的中小信托公司来说,如何在渠道业务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保持盈利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对于整个信托业来说,如何在去渠道化的背景下顺利转型和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一些大公司积极改造和扩大其原有业务,包括家庭信托和慈善信托,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业务。不过,对于排名较低的公司来说,转型并不容易,后续运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根据一家大型信托公司的分析,积极管理业务是信托转型的关键方向,但信托公司在人才储备和业务能力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很多信托业人士透露,很多公司都在等待新的资产管理条例中非标准信托产品估值细则和净值管理要求的实施。然而,据记者了解,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中信信托近日邀请业内专家探讨如何对非标准股权和非标准债权进行估值,以促进信托行业非标准产品的估值,提高信托公司在非标准、标准化债券和股权融资市场的竞争力。

标题:去通道效果显著 信托业务格局生变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