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86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馆标志
中国馆的吉祥物
世界博览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博览会,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是国际展览局正式批准的新的a级世博会,将于200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参加此次博览会,会期为184天。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营养地球、生命能源”,体现了世界对人与自然和谐快速发展的关注,为世界提供充足、质量、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食品保障,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养人类、反哺地球的比较 主题是“滋养”,不仅为人类,也为环境提供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能源,在人类和自然中找到快速发展的平衡。
世博会历史上,中国首次作为建馆亮相海外世博会,占地4590平方米,成为除德国馆外最大的国家馆。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和农业部联合成立了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年8月对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陈大纲、展示陈设计、室内设计、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等组织了综合国际招标。 经过两次考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有限企业联合体获得第一名,承担了中国馆所有专业设计任务。
在清华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精心组织了环境艺术设计系、新闻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的11名专业教师组成了投标方案设计小组。 团队创作,开展了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研究、设计头脑风暴、创造性方案比较、技术可行性研究、方案落地设计,最终从概念到主题、风格到形式、形态到技术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设计的水平。
编织竹屋顶
屋顶的部分形态
介绍设计方案
中国馆总体设计定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迅速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心之一,具有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 自古流传于中国的思想中的“天、地、人、和”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其形成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届世博会的中国馆的主题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 “希望的田野”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广义“田野”,构成她的要素是“天、地、人”。 天: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 中国农业自古以来重视顺天、顺自然快速发展的哲学观。 天是万物,是“道”、“自然”、“宇宙”。
地:天成像,成形于地面。 中国大地辽阔,山水林田多姿多彩,生生不息。 大地厚重,承载万物,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无数光辉和文明的肌理。 人:天地滋润了中华民族的灵性。 几千年来,无数智慧结晶堆积而成伟大的东方农耕文明。 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共生,以朴素睿智的生存法则回应天地赋予的福利。 中国馆围绕与世界可持续快速发展方向一致的“天、地、人和”思想理念,通过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空之间、展陈设计、展陈技术、视觉传达系统等,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过去,展现中国的未来。
有中国馆的地方
建筑效果图1
建筑效果图2
建筑效果图3
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
中国馆以“天、地、人”为设计原点,提取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农业文明和民族的希望。 建筑方案使用场地的概念,在室内和室外空之间相互贯通,通过建筑屋顶、地面和空之间,融合“天、地、人”的概念。 自然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线融合的屋顶,像祥云一样飘在空上,象征着自然和城市的和谐快速发展。 室内田野装置和景观绿化完美呈现,意味着中国广阔生机勃勃的土地。 在“天”与“地”之间的展陈空之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勤劳的智慧和中国古老而灿烂的农业文明。 中国人基于天、地、智,在符合中国气候特征、地理地形和文化伦理的以前创造了建筑结构和形态,这种形态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馆吸收了中国以前传入的建筑中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识别度的结构和形态,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了强烈的中国以前传入的具有建筑意向的中国馆形象。 屋顶被中国象征性的竹编材料覆盖着,在意大利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辉。 与米兰日照轨迹相对应,屋顶竹编面材根据以前流传的编织技术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功能照明的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材料价格也大幅降低。
中国馆景观设计方案
中国大地富饶、厚重、生机勃勃,伟大的民族承载着光辉的历史,也在新的时代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中国馆前区的景观是由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构成的广义的“田野”。 这部《田野》中,为了满足主题日活动的要求,采访了北京先农坛的坛形舞台。 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故宫红墙,作为舞台背景,以河流的形式描绘出结合led屏幕向世界传播中国农业文明新闻的主通道,吸引参观者探索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河流”两岸,有着充满活力的农田。 穿过农田里的避难通道,就像北京胡同一样,象征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形象。
景观效果图
中国馆室内设计方案
建筑空间根据展陈流线的合理组织,观众的入口和出口设在场地的东南侧和西南侧,形成最短距离的参观流线,紧凑,令人窒息。 在等待区域嵌入建筑物空之间的内部,为等待的观众提供舒适的环境。 用餐区的出入口设在地方东西两侧的北部,方便从不同方向来吃饭的人的流动。 各区域保存避难出口,满足了消防避难要求。 建筑空之间采用开放式空之间的设计,将室内植物、意向农作物装置和室外景观植物有机连接,形成广阔的野外景观。 利用农作物装置的高度,划分各展示区域和各功能区域,最大限度地保持空之间的通透性,可以在任何地方感受到广阔无垠的田野景观。 观众参观田野,感受中国的农业文明。 在田野里品尝中国美食,在体验中国农耕生活的田野里挑选中国纪念品,带去深刻的中国记忆。
贵宾
茶室
礼品区
中国馆展陈设计方案
陈大纲由五大部分组成,主题分别为序、天、人、地、和。 以观众席为序厅。 让观众在等待入馆的同时,通过液晶视频技术,了解中国农业文明、饮食文化、以及中国馆设计的整体思想。 首先,邀请观众去看中国的“天”,看中国的“地”,看中国的“人”。 进入第一主题展示区看中国的“天”。 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一直坚持着对天、自然的敬畏。 24节气凝聚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追求自然快速发展的智慧,使得朴实的农民能够以最方便的方式遵循上天的法则。 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柔光led屏幕的虚拟天空装置,形成了24节气的典型气象环境。
进入第二主题展示区看中国的“人”。 中国人的智慧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从水稻种植、养蚕丝到生态农业顺天时量地之利、精耕细作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贾思勋的《齐民要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井田制、耕田制、惠农政策从叶芽化变成茶叶、大豆变成豆腐,到东西南北八大菜系,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在天地间流动。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透明成像装置、led光纤技术,将影响中国农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人与事生动地表现在天壤之间。
进入第三主题展示区看中国的“地”。 中国的“田野”辽阔,山川高丽,万物繁荣。 春天有茶花烂漫,夏天蜂蝶翩翩。 秋天有丰收的喜歌,冬天有白雪的积累。 沿着田野中的路径走到二楼平台,空之间宽阔,全色led像素点共同组成的巨大麦田画面,展现出华夏大地山川地貌的多样化。
进入影像厅后领悟到中国的“和”思想。 “和”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和为贵”。 不断丰富和完善,包括“和”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地、人”将成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
陈“天”效应图
影像厅“和”效果图
陈“人”效果图
中国馆视觉系统的设计方案
“天、地、人、和”作为中国馆设计的整体概念,始终相互勾结。 在标志设计中,用线和面描绘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表示天空; 绿色代表田野。 金色代表粮食。 红色代表人和生命。 图形在世界万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以前就传达了思想。 馆标志、四种基础色调、水墨绘画辅助图案,经过分割重组,提供了可扩展的设计结构。
中国馆吉祥物的设计也来源于“天、地、人、和”的“和”字。 中文的名字是“和”。 “和”是“禾”和“口”的组合。 “禾”代表水稻,延义是粮食。 “口”代表饮食,意味着人口。 参考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大阿福”的典型形象,身体来源于“和”字中的“口”字,手持体现“禾”字的稻谷,形象具有积极友好乐观的精神,吉祥物的寓意是世博会
鸟瞰世博园区
标题:“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总体设计”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fc/1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