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81字,读完约10分钟
[摘要]“如果抓住创新,就会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明确指出,广东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把广东建设成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016年4月,佛山市委书记艺鹭向全市领导干部推荐了《中国制造业普查》一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全球制造业革命的背景下对中国各地制造业现状的调查。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整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奠定了制造业大省的基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都有强大的制造基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给广东企业带来了困难和机遇。佛山只是广东的一个缩影。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制造问题,而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何打造创新驱动引擎,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广东工业经济将通过科技创新向高端转变。“抓创新,就要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明确指出,广东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把广东建设成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如何激发内生创新力(爱情基础、净值、信息)?一场以自主创新和内生创新提升创新的硬仗打响了。
基于基础的产业转型
位于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广州理工大学数控设备协同创新研究所,是一个宁静而平常的日子。在佛山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总经理胡国强和副总经理邱正在讨论工作计划。
“我们主要负责机器人的控制系统(300024,BUY),这是机器人的‘大脑’。运动控制是实时控制和管理机器人各部分的位置和速度。”胡国强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他们希望成为各子行业的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
机器人和智能工厂被认为是解决传统制造企业升级改造的主要途径之一;智能制造也是佛山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制造业是佛山的核心支柱产业。
胡国强对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佛山有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其中一些可能仍处于“1.0”或“2.0”阶段。理论上,通过替换智能机器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需求和技术都意味着市场一路平稳?
但是胡国强发现,现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客户需求者通常不知道技术,只是简单地提出需求。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机器人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调整。
装备制造企业如果只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定制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更多的装备涉及的行业特征也比较复杂。
“我们不是制造机器和销售机器,而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以生产智能解决方案。客户越多,我们的发展速度就越快。”邱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事实上,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应用并非易事。去年年初,佛山高古解决了一家上市畜牧公司的机器人应用问题。胡国强和邱田带着团队在公司吃饭和生活,为完成价值200万元的订单奋斗了30天。
这是一个缩影,展示了佛山目前的发展思路。去年10月,为了建设国家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在佛山高新区建立了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机器人是装备制造业金字塔的顶端,无疑在珠江西岸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带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去年9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建设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把握制造业发展的主动权。要围绕国家对广东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重视产业软件技术发展,形成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到广东转化和产业化。
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指出:“君子之作,以我为主。”
目前,珠三角城市将制造业转型升级视为未来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告诉《泰晤士报》记者,很多人把产业升级理解为一种新经济(Aiji,Net Value,Information),但从整个珠三角的角度来看,佛山等城市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决心,即继续以工业立市,加强制造业对整个地方经济的支撑,而不是盲目从事房地产和服务业,或者依靠实体和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今年3月,广东省召开联席会议,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带”建设。会上发布了《中国2025年建设“示范城市群”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实施方案,到2019年,“六市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1660.36亿元,从2017年开始,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增速将连续三年保持在15%左右,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0%。届时,针对投资超过1亿元的装备制造项目,将引进800个新项目,开工700个项目,投产470个项目。
“在经历了2008年的痛苦之后,很明显,中国的一些行业正在向中高端发展,产业链正在向上延伸,附加值正在增加。竞争并不完全基于低成本。企业越来越大,行业越来越强,产品升级非常明显。”刘守英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一批企业家已经经历了这一轮淘汰、竞争和自我完善,希望将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他认为,珠江三角洲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地区。
创新技术产业化
事实上,佛山高古是深圳高古科技的一个分支。该明星创新企业由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HKUST”)和HKUST研究创业团队共同创办。其延伸路径脉络清晰,源头直接指向深圳。
“在佛山这样的工业城市,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和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广州和深圳是综合性城市,创新需要多样性和多层次。”SASAC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的研究员罗天昊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几年前,应佛山市和南海区的邀请,广东工业大学赴佛山高新区共建数控设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研究所与深圳高古合作,打造了广工大学研究院精密设备创新创业中心,打造了实体企业,引导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高古后面站着李泽湘,他是HKUST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很多人都知道,被称为“企业家的弟子”的李泽湘,是由于大江的创新。虽然李泽湘在大江股份不多,他的主要精力也不在大江,但大江创新的兴起无疑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成功光环。他曾经提到,固定高度是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问题,即机器人的核心控制系统。
香港的大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尖端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在深圳工业化和孵化的。大江的诞生绝非偶然。
"大江公司的血液是创新."大江创新副总裁王帆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在当今的创业环境下,很多地方都是热点,很多创业者总是逆风做自己不感兴趣或做不好的事情,但大江不同。“大江”的创立是因为创始人王涛对模型飞机感兴趣,然后将他的技术专长完美地结合起来
王帆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江除了不断创新外,还有能力辨别和判断行业趋势。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听到很多来自行业的噪音,需要进行判断和区分。
从一个20人的小团队到一个5000人、估值100亿美元的公司,这些“车库”初创企业让深圳感觉像一个硅谷。在车库这个启动成本极低的地方,惠普、谷歌和苹果等跨国巨头诞生了。深圳具备大江诞生的条件。例如,李泽湘早就发现,珠江三角洲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系统,零部件采购、模具制造和开模速度是发达国家的3-10倍。
有原因,也有后果。
除了许多科技巨头之外,硅谷还有许多学院和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和圣克拉拉,它们不断向硅谷输送人才。当时,深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资源相当匮乏。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创业环境吗?
李泽湘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多年前,深圳以“借鸡生蛋”的方式,将内地和香港的大学带到深圳,为师生提供土地和资金,完成深圳的工业化进程。
李泽湘谈到深港工业大学研究基地,这是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于1999年联合成立的一个合作组织。李泽湘是第一批去北方参与建立机构的教授之一。
这个平台为香港大学的科研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产业转型平台,使更多香港的创业青年能够更好地利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优势,这些人才的“北进”为深圳乃至广东提供了核心技术等宝贵的创新资源。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和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明确提出,为广东开发创新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种打破行政壁垒的一体化经济体系将更有效地配置和分配粤港澳的城市分工、产业结构、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更多的创新资源。
开放创造内生创新
"广东的活力是全国独有的."罗天昊告诉《时代周刊》,推动创新的关键不是拥有创新资源,而是聚集资源。
深圳创新有“四个90%”的说法:90%以上的R&D机构是在企业中设立的,90%以上的R&D人员集中在企业中,90%以上的R&D资金来自企业,90%以上的服务发明专利来自企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曾经说过,深圳是他工作的城市,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最佳城市,很多企业家都这么认为。为什么创新和发展在深圳更好?这是因为我们特别重视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
“以开放促进创新。”
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一个著名的“四个务必”研究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季世山说,很多年前,他们来到深圳,“把自己扔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一个新的系统和机制来适应它。”在实践中,他们探索了“四个不同”以外的创新机制,使研究所在资源配置和整合上更加灵活,组织结构更加符合市场化的需要。
内生创新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地方创新,另一个是市场主体创新。极其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珠江三角洲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土壤。
20多年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达,但科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它面临着产业全面升级的困惑和二次创业的挑战。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深圳的经济发展。1996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成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成为深圳第一所大学。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企业化运作,探索一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机制。
“深圳是市场经济最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们生来就应该与市场经济接轨,按照市场的要求和需求来配置,而不是计划。”此外,该研究所自筹资金。如果没有创新或产业化,就没有收入,实验室就无法立足,研究人员的收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季世山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机制上的创新使其摆脱了过去的束缚,融入了学院的基本运作。例如,项目判断由技术专家和投融资专家共同参与,以增加对市场和收入的考虑;研究方向由市场需求决定,绩效评估以市场效益衡量,将市场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关键因素。在用人机制上,突破事业单位的设置限制,择优录用,打破“铁饭碗”,按照市场化的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
"创新是根本,创业是目标,财富创造是动力."这种创新意识使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形成新的价值增值循环。
“对深圳来说,它曾经依靠改革,而它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从核心、最关键、最先行的改革入手,首先突破这些问题,深圳将加快推进。”去年5月,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的马兴瑞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深圳“十三五”规划最重要的是改革,能否实现规划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最重要的是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能否落实。
1999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平台——李和科创集团成立,是研究院整体发展战略的市场化实施机构。公司业务涉及R&D支持、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科技金融、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国际合作等。李和科创集团自成立以来,累计培育企业1508家,直接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参与管理15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2015年培育国内上市公司2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0家,培育企业近1000家,市场价值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李和科创仍在扩张。例如,2016年3月,李和科创集团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李和科创集团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了以企业孵化和早期投资为主的商业服务板块——李和之星空,登陆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然而,李合星·空仍然保持着制度上的灵活性。例如,去年在佛山南海推出的李合星空 728,是由南海市科技局、丹灶镇政府和Lihexing /きだ共同打造的
“在下一轮制造业竞争中,如果没有深度开放,就很难取得世界上最好的制造业。”刘守英告诉《时代周刊》记者,要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企业家的能力必须国际化,制成品必须国际化,品牌必须国际化。这就对广东的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走更强的技术路线,真正依靠技术培育产业优势。
标题:“武装到牙齿” 50多项配套措施护航新环保法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