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79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疾病谱的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对老年人有一种安全感。“健康中国2030”计划明确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以老年人为重点,从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相关产品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长期护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2016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探索在全国15个地区建立“为长期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为给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试点提供决策依据,中国保险协会团中央开展了“大学生保险责任银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一个由503所高校和20452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专项调查,收集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并委托普华永道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了《2016年中国长期护理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的长期护理进行了分析。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护理服务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报告》的分析,8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机能和自理能力与年轻老人相比明显迅速下降,严重残疾和完全依赖他人护理的人口比例从年轻老人的6%上升到老年老人的26%。“无子女”老年人有很高的残疾风险,其中10%处于严重依赖状态。应该高度关注“无子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包括那些失去独立性的老年人。从不同地区来看,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收入较低的地区,建立长期护理体系的需求更为迫切。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家庭普遍承担着照顾老人的沉重负担。中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在这些家庭中,每1.5个成年人必须照顾一个老人;第三方服务仅占21.1%;绝大多数相关费用来自老年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支出,只有21%和4%的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此外,超过70%的老人对护理服务有不同的需求。经济条件越好,老年人越希望得到能够满足其综合需求的护理服务,如与家人亲近、在熟悉的环境中赡养老人和接受专业服务。此外,轻度和中度残疾之间的护理需求出现了跨越式增长,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时间长度、专业水平和成本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还发现,长期风险规划意识薄弱和对自身健康过于乐观是成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真正有购买动机的成年人来说,对未来护理的需求是保证的功能,而不是投资和财务管理的功能,这是他们最重要的因素。

“医护结合”模式需要推广

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报告对我国长期护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首先要加快长期护理保障体系的落地和普及。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尤其是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挑战,缓解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时间和经济压力,建议建立社会化的残疾风险分担机制,加快长期护理保障体系的试点和推广。此外,鉴于中国面临的"未富先老"、"少生多老"等特殊挑战,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无子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政策要倾斜,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同时,要推进“医护结合”的模式。调查显示,一旦老年人变得适度依赖生活,对护理服务和护理费用的需求将显著增加。为了提高社会护理资源的配置效率,建议将“大健康(爱心基础、净值、信息)”的理念引入长期护理领域,突出健康预防、康复护理和老年服务的有机结合,积极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残疾状况的发生,并使其动态化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医护结合”的护理模式应强调“护理”和“护理”的概念。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不仅要涵盖产品设计,还要引导老年人使用保健服务,并模仿“管理式医疗”的理念,建立“管理式养老”模式;此外,从整个生命过程的角度来看,健康养老的理念应与中青年人的保险产品相结合,以降低未来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概率,减少对医疗的依赖,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而不是以降低补偿费用为目标。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打破发展循环的多管齐下的方法

“在中国,家政工人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服务是第三方护理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占48.2%。”根据该报告,从发展制约因素来看,高收费和低服务质量是国内机构的主要内部发展问题,而运营成本高、公众接受度低和缺乏支持政策是主要外部原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护理服务市场的“发展周期”。

在这方面,研究小组表示,专业护理市场的发展周期应该通过多种措施来打破。建议同时采取“加强筹资”、“优化模式”、“建立制度”等措施,提高专业护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质量。首先,在长期护理保障体系的试点和建立过程中,对老年人及其家庭最迫切需要或需求缺口最大的服务模式和机构进行调查,并优先将其纳入护理保障范围,以提高其筹资和支付能力,促进按需供给的发展。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其次,要鼓励护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利用各种服务机构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规划,根据人们的需求构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许多希望获得护理服务并愿意在家赡养老人的老年人的需求,增加对社区护理服务资源的投资,在住宅区建造或翻新各种服务场所,建立社区护理服务站,或利用许多家政机构的服务网络,引入专业服务团队,对现有家政工人进行护理技能和文化培训,将他们从普通保姆或小时工转变为具有一定资质的护理人员。

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第三,加强对专业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多方资本投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在职培训和专业等级标准,促进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储备。

最后,通过政策支持和行业发展,促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双向发展。中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和保险业加大努力,提高消费者的长期风险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增强人们对未来养老和护理规划的关注,加强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支持。保险业应致力于改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结构和定价方法,合理降低保费水平,使真正需要护理保险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和“获得价值”。同时,要加大对消费者态度的跟踪和研究,开发风险保护、投资储蓄和护理服务相结合的综合产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更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护理保险需求。(本版《龚图》)

标题:推广“医养结合”模式 填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