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0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法律交流与合作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准确适用各国法律,有效协调法律,确保人员、资金和货物的安全、高效流动,是顺利实现设施互联、贸易和融资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平合理解决各种矛盾和分歧的基本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一带一路”参与国情况不同,法制和法治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法治人才,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法律人才应该是能够了解国内外法律制度和实践的专门人才。他们不仅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实践,还具有深厚的涉外法律知识、优秀的涉外法律实践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这类法律人才需要掌握跨国和跨学科的知识、实际的沟通技巧、国际合作和实践能力。从长远来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人才应该是能够参与国际治理、熟悉国际规范体系和国际秩序、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法治人才。“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化、复合型法治人才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对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大力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要积极推进法律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的改革创新。
增强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一带一路”的建设涉及许多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渊源和法律运行机制基本情况的研究是我国法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中国法律界应大力加强对外国法和比较法的研究,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培养既熟悉中国法又熟悉外国法的人才。在法律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不仅关注沿途各国立法机构颁布的法律规范体系,还深入了解当地的社会交往习惯;不仅要关注一个国家的法律状况,还要用比较的方法总结和梳理相关国家某一主题、某一领域的共同法律规范;我们不仅要关注各国现行的法律体系,还要着眼未来,促进各国法律的协调发展。
促进法律学者和法律从业者在加强沟通方面的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体系复杂多样,需要转变研究范式和思维,加强法学界与法律实务界的交流与合作,知己知彼,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事实上,一些从事涉外法律实践的律师在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对外投资合作中仍有许多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国内外法律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有效互动,加强各国法律界的交流与合作,以典型问题为研究主题,开展专题比较研究。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研究和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多种涉外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强法经济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区域研究、外语、历史、宗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分类选拔和重点培养的方法,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研究,鼓励更多的学生掌握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必要时,可以整合各学科优势,加强国内外合作,建立专门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教学研究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服务。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2017年6月6日07版)
标题: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法治人才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