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9字,读完约3分钟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辩证的演变过程,即从主要受益于资本,单方面受益于资本和东道国双方,从跨国公司主导全球资源配置到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受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市场经济需要经济全球化,这有利于发挥市场潜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多种效益。虽然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竞争,但归根结底,它们是同甘共苦的。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思潮高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应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具活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新阶段。
二战后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最初是由美国推动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深水炸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改变“帝国主义走卒”的形象,是因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为基础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国家独立和经济快速发展。引进西方国家及其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进一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布局产业链和建立生产企业,并获得了巨额利润。近几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都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则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虽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此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未能解决国内收入分配和就业问题,这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这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存在严重缺陷。然而,发达国家的一些政治势力非但没有进行深刻反思,注重解决深层次的发展问题,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反而将问题引向经济全球化,试图通过否认经济全球化、将所有国内问题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事实上,否认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当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全球经济发展,地区和全球共同利益明显增加。如果各国走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孤立主义的道路,不仅会阻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还会侵蚀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严重损害经济增长、就业扩张和市场繁荣。这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也不利于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各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即“双重损失”或“多重损失”。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经验,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思想和实践为经济全球化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当代经济全球化应超越过去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资源配置的狭窄路径,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互助携手。这种更具活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初具规模。只要各国在政治上增进互信,在经济上真诚相待,坚持互利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推进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推进务实合作、共赢发展,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院成员)
人民日报(2017年6月6日07版)
标题: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