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9字,读完约7分钟
今年冬天的天然气短缺比以往更加严重。
据占国内天然气供应量70%的中石油(601857)天然气有限公司统计,今冬天然气缺口高达48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之前天然气短缺的几倍,这只是中石油系统的一个缺口。
天然气供应紧张伴随着价格波动。去年年底,液化天然气(lng)价格飙升至每吨1.2万元的高位。最近,国家发改委处罚了一批擅自提价的企业,液化天然气价格逐渐下降。随着液化天然气价格回归正常水平,天然气短缺的最困难时期似乎已经过去。
如今,天然气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产品。停气会严重影响普通人的正常生活(603883,诊所股票),就像停电停水一样。自2009年以来,这是第二次出现大规模天然气短缺。这种情况将来还会发生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天然气短缺的原因。
燃气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奕君认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这是天然气短缺的直接原因。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7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0多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这一增长相当于前五年年均增长的两倍以上,刷新了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的历史。
为什么天然气消费的增长率如此之快?
首先是把煤变成气体。2017年是《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各地加大了煤改气的力度。例如,河北省在冬季增加了约260万城乡燃气供暖用户,冬季供暖燃气需求增加了约20亿立方米。
"这个增长率完全超过了正常的发展速度."负责中石油北部天然气销售的刘宇文表示:“北部是中石油保护的关键地区。2017年,中石油将新增天然气的3/4给了北方公司,2/3给了河北公司,但仍然不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帆表示,计划中的煤改气仍然可以抵挡,最令人惊讶的是突然出现的计划外增长。例如,山东的煤制气用户比计划的多50多万,这种巨大的增量就成了一个问题。气体从哪里来?
除了煤变成天然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例如,2017年,用于发电的工业燃料和天然气都大幅增加。
供应方有可能跟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吗?中石油发言人曲光学解释说,需求增长过快,供应方确实不堪重负。中国的能源形势是缺乏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四大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四川和重庆的年产量正在增加。十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只有500亿立方米,2017年接近1000亿立方米,年增长率超过7%。然而,与17%的需求增长相比,这一增长仍然远远落后。
为了缓和局势,我们必须扩大进口。近年来,中国石油先后在中亚、中国和缅甸建设了跨国天然气输送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与此同时,大连、唐山和江苏也建成了许多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天然气进口量已从2010年的不到50亿立方米攀升至目前的500多亿立方米,年均增长近50%。这一增长率是世界上主要天然气进口国中最高的。
为什么对天然气的需求如此强烈?
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需求增长将持续
目前,煤炭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环境压力巨大,因此对清洁一次能源天然气的需求方兴未艾,或者说这种强劲需求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持续下去。
从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来看,发达国家也经历了逐渐以石油和天然气取代煤炭的发展过程。例如,在欧洲和美国,煤约占一次能源的70%,天然气仅占几个百分点。到2017年,天然气在欧美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在31%至33%之间,即使在非洲,也将达到26%,亚太地区的最低比例将达到12.7%,而中国仅为7%。根据能源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天然气消耗在能源中的比例将只增加到10%。业内专家认为,根据国际经验,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非常大,我们现在看到的增长只是开始。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预测,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587亿立方米,比2017年增长10%。今年国内天然气产量预计将达到1606亿立方米,增长8.8%。换句话说,生产的增长率可能仍然无法赢得需求的增长率。今年天然气进口预计将达到1050亿立方米,增长13.4%。
哪里有办法避免煤气短缺?
在需求侧稳定有序地安排煤制气是关键。关键是在供应方建立足够的峰值产能,而长期解决方案是使价格合理化
一方面,需求仍将不可阻挡地增长,另一方面,供应方面仍然吃紧。避免天然气短缺的出路在哪里?刘奕君认为,需求方和供应方都必须做出努力。
在需求方面,关键是要平稳有序地安排煤制气的进程。很难完成所有的大气控制工作。在欧洲和美国,把煤变成天然气需要30到50年,我们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地把煤变成煤气,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该为持久战做好准备。只有当我们有足够的气源时,我们才能在相应的时间表内把煤变成气,避免“停炉跟不上气”的尴尬局面。
其次,虽然天然气短缺主要是由需求方造成的,但也暴露了供应方的许多问题。业内专家指出,要充分考虑进口国家对外供气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应对计划,留有余地,最重要的是建设足够的调峰能力。
目前,中国天然气的季节性短缺非常明显。例如,在北京,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用气量是低谷用气量的10倍。另外,现在也是冬天,寒冷的冬天和正常的冬天有很大的区别。根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天然气消耗量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天。
张帆表示,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有必要提高中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目前,我国储气库的工作容积仅占天然气消耗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难以满足冬季调峰的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的工作容量必须超过消耗量的12%,全国整体储气能力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总的储气能力意味着除了地下储气库,还需要建造一些类似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城市大型储气罐和储气设施。目前,在中国,这种储气设施的基础非常薄弱,除北京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外,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刘奕君指出,加快储气能力建设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在企业层面,除了上游企业和储运企业,下游城市燃气公司也有责任。每个人都用熊熊火焰拾柴,所以每个人都储存一点,他们的能力就提高了。
第三,彻底解决天然气短缺最终取决于市场手段,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前提必须是理顺价格机制。
自2017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控制中间、开放两端”的战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国家发改委的思路很明确:管道运输价格由国家控制,两端价格逐步放开。包括家用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销售价格将由市场决定,国家将不再控制它。
自2017年9月以来,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中国石油利用上海油气交易市场组织了两轮天然气公开招标交易,其中上海油和空被抢天然气数亿立方米,价格以市场为导向,均为市场调节交易。
当然,相关专家也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市场化和保护民生之间的平衡。有必要保持天然气在回报市场的价格,并确保数亿用户能够负担得起和使用好,这是我们改革的根本目的。
标题:天然气需求超常增长 气荒如何不再来?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