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0字,读完约6分钟
自供暖季节以来,作为推广清洁供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制气”已经加快。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天然气供应短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月24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巡视员郭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清洁供暖不是简单的煤改电、煤改气的一刀切,而是对煤炭、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统筹规划。范围不限于热源侧的单边创新,而是整个供热系统全面、清洁升级。
对于备受关注的清洁供暖成本,郭伟表示,完全依靠财政补贴不可能做到清洁供暖,各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清洁供暖模式。
清洁和加热需要突出“适当”一词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由于中国北方冬季供暖导致的用气量激增,用气量是夏季的3.5倍,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更高,季节峰谷差异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确保天然气供应的措施相继出台。例如,尽一切可能挖掘增产潜力;进一步实施液化天然气现场采购。有序开展资源互助,实现“南水北调”;充分挖掘能源品种的替代潜力;充分发挥储备天然气的调节作用;发挥非居民大用户等的调峰功能。
一些企业也加快了天然气产业的布局。1月23日,国家商报记者从中广核2018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广核节能公司向300多个煤制气行业用户、500多个煤制气行业商业用户和3万多个民用用户供气,预计2018年供气量将超过5亿立方米。
尽管天然气供应保障得到加强,但金连庄分析师苗莹莹告诉《国家商报》,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包括天然气管道、接收站、储气库等)的建设。)仍需要一些时间,冬季的“天然气短缺”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
这也意味着在推广清洁供暖方面,整个清洁供暖系统需要更全面地升级,其他清洁能源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北方冬季清洁供热规划(2017~2021)》(以下简称《规划》)。很明显,在一些地区,清洁加热相当于“一刀切”的煤炭清除,整体效果不佳。此外,该计划还提出“要用煤气,电就是电,并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清洁能源,以加快提高清洁供暖的比例。”
郭伟还表示,清洁供热工作必须突出“宜”字,即燃气适宜、电力适宜、煤炭适宜、可再生能源适宜、余热适宜、集中供热适宜于管网提高效率、建筑节能适宜于保温改造。即使农村边远山区暂时不能用清洁供暖替代散煤供暖,也应重点采用“清洁型煤+环保灶”、“生物质型煤+专用灶”的模式替代散煤供暖。
事实上,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和其他部委也发布了许多政策文件,以更好地促进“适当”一词清洁供暖。
例如,2017年12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17年至2018年供暖季清洁供暖的通知》,建议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可用于供暖缺口地区。
2018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加快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排置换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采暖地区燃煤减排置换,提高区域供热(冷)能利用效率和清洁度。
需要完善峰谷价格机制
为了推广清洁供暖,成本也是关注的问题之一。
郭伟说,清洁供暖确实有成本,并在计划中提出了一些措施。在资金方面,中央政府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大气污染防治等现有金融渠道支持清洁供暖,鼓励地方政府创新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资金投入。
“我想强调的是,必须严格筛选,即技术方案、生态保护和排放标准不合格的项目不能获得补贴。”郭威说道。
此外,普通人(603883,临床单位)是否有权力使用也是推广清洁供暖的关键。一位来自电力行业的人士直截了当地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如果成本不高,人们负担得起,他们就会有动力;否则,人们只会使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价格机制和补贴设计绝对是影响居民采用清洁供暖的核心问题。
但是,郭伟指出,完全依靠财政补贴和“待需”政策是不可能做到清洁供暖的。各地要深挖潜力,勇于改革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清洁供热模式。
郭伟认为,要想方设法完善价格机制,全面推行完善峰谷价格机制和包括电力、天然气在内的住宅阶梯价格的政策。扩大以市场为导向的交易,降低燃气和电力的供暖成本,支持清洁供暖。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大多数北方地区,仅仅通过财政补贴和行政降价来完全覆盖清洁供暖是不现实的。”郭威说道。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环境治理压力很大,“煤改电”的补贴也很大,但其他地方不适用,因为很多地方没有这么大的财政支持能力。因此,补贴并非适用于所有地方,也不是可持续的。最根本的办法是扩大峰谷电价差距,进一步降低谷电价,从而降低居民用电成本。
关于“煤改电”的价格,2017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北方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提出,在销售方面适当扩大峰谷差价。在销售侧平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供暖季低谷段电价下调幅度将进一步扩大。
郭伟表示,从本质上讲,清洁供热的内在动力是政策引导下的供热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政府利用财政和价格政策作为“药品引进”,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执行关键的环境保护任务;企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发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红利,提高清洁供热质量;用户树立绿色、经济的现代能源消费习惯,真正实现“企业主导、政府驱动、居民负担得起”。
标题:清洁取暖不是一刀切 财政补贴、价格政策只是“药引”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