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1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国辉

最近,央行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宣布,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双轨”逐步融入“一轨”,走向市场化。这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的声明一致。

在4月初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易纲表示,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方面,存贷款仍有基准利率;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目前,我们已放宽存款及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可以根据基准利率升降,实际存贷款利率可以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确定。易纲表示,最好的策略应该是逐步统一这两个轨道的利率,这是市场改革要做的。中国正在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在现行的双轨利率体制下,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障碍,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不能通过市场利率体系之间的联动传导到整个经济系统。

从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向价格转变的角度来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表示,利率传导不畅是困扰货币政策框架转变的难题之一。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传导不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存款方面,存款利率隐性上限的存在制约了空存款利率的自主调整;在贷款方面,基准贷款利率被用作定价锚,因此贷款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分析师表示,推进利率“双轨”合二为一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后一道障碍,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统一两轨利率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中央银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

尽管央行在2015年放开了利率管制,但考虑到历史演变,人们已经习惯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因此央行仍在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有专家表示,在当前的双轨制利率体系下,基准存款利率仍然是当前的政策锚利率,央行可以通过基准存款利率影响市场利率。然而,在过去两年中,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其他工具对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更大。

“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央行利率调控与传导”一栏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探索建立利率走廊机制,发挥长期贷款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

标题:“双轨”合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