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4字,读完约3分钟
3日,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2018-2022年中国养老保险精算报告》发布会暨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研讨会上表示,社保精算前景看好。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保险精算制度的可行性,通过建立政府社会保险精算机构来领导社会保障精算工作的组织,建立专家数据库和专业信息库,灵活收集各方面的资源。
胡晓义认为,精算学不是“算命”,但它揭示了一个大规模和长期的规律。如果分析框架合理,一般来说,长期趋势预测是准确的,而短期预测往往偏差很大。因此,精算报告的读者不应只看具体结论,如基金余额的拐点和缺口的数量,而应关注报告中提出的系统性风险和防控方向。
他指出,精算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其客户应定位于相关决策者。例如,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告知投保人某项人寿保险产品的精算风险。保险人在计算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成本后决定保单,投保人只要知道自己的保费和潜在受益权就可以选择。社会保险不仅是每个人的事,也是政府强制执行的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精算报告,但也有必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必要的指导。例如,预测某一年基金可能无法满足支出或缺口金额,关键是促使决策者采取预防措施和预设措施,避免公众将潜在风险误认为真实风险,引发社会恐慌。
胡晓义认为,社会保险精算学不同于商业保险精算学。商业保险精算起步较早,社会保险精算借用了其许多技术,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商业保险精算一般是设计保险产品的基础工作(包括保险定价、债务评估、利润分析、盈利能力等)。),因此它通常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项目(如某些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然而,社会保障的精算要求范围更大,人口覆盖面更广。第二,商业保险精算学的基本目标是预测风险程度、规划保费标准和确保公司利润,而社会保险精算学的更大目标是在追求风险规避的基础上维护社会财富的公平再分配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独立开展社会保险精算工作,这是商业保险精算工作无法简单替代的,其人员的知识结构需要同时具备精算专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
他说精算概念和方法应该更新。精算科学的本质是用经验数据来判断风险概率。但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具日新月异,大数据为人们提供了更强大的分析方法。我们应该学会使用新的工具,拓展新的视角,更新思维方式,推动新时代的精算升级。
胡晓义认为,有必要探讨建立政府社会保障精算制度的可行性。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正在加速,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平衡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应推动更多的专业机构开展社会保障精算科学,政府应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和整合一些精算结果来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考虑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建立政府社会保险精算机构,领导社会保险精算工作的组织,建立专家库和专业信息库,灵活统筹各方面的资源。
标题:胡晓义:探索建立政府社保精算制度可行性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