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3字,读完约8分钟
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展示了大数据信息的应用。新华社
制图:安迪
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的颁布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发布;批准从第一个国家大数据实验区到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从政府数据共享到为各种便利应用测试水...近年来,大数据在打破信息壁垒、改善国家治理、造福日常生活方面不断努力,人们逐渐享受到更多的数据红利。它与所有级别的密集治理行动以相同的频率产生共鸣,国家一级的立法也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完善,为数据安全构建了更有效的“金钟罩”。上一期《大数据三问》(见2月1日第14版)报道后,请关注下期《解码大数据》系列《大数据运行》,倾听政府、专家、企业等社会各方的真实声音。
编辑
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的统一标准
数据开放排放计划
本报记者董
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称,全国信息共享“大动脉”已初步开通,71个部门、31个地方与全国共享交流平台实现对接;开放40多个国务院部门垂直信息系统,共享600多个数据项;建立一个覆盖470,000个目录的数据资源系统,其中90%是可共享目录,45%是开放目录项目。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种文件,为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18年底建立全国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强调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政府各部门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原则上应当共享;今年1月,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经济社会效益潜力大的领域为切入点,鼓励试点先探索、先积累经验。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室教授钟开斌表示:“要做好国家级信息化顶层设计,研究提出政府数据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推进政府数据自上而下的共享和开放。”
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不一致将导致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困难。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助理研究员谢里·古龙建议,在收集和处理数据之前,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协调各部门,及时发布统一的标准。如有必要,可以考虑由第三方专业部门进行规划和制定。
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统一标准、一号一源”的原则,卫生计生委研究制定了委内数据资源管理服务措施,规范了数据收集,加强了统计分析,加强了政府信息的系统集成。
加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研发可以为共享和开放提供动力。钟开斌表示:“在互联网产业化和大数据商业化的时代,有必要加强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与管理、分析与挖掘、显示与应用等技术研发,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政府数据治理改革。”今年1月发布的《四川省推进大数据发展工作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大数据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大数据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未来,政府信息应进一步突破壁垒,打破“信息孤岛”,让更多的数据跑起来,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能被人民拿走和使用,让群众真正享受共享和开放政府信息的红利。
识别民生痛点,促进政企合作
数据管家解决了硬需求
本报记者钱以斌吴昊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应对突发的路况?如何找到老乡们一起组队回家。近日,全国各地交通管理部门联合高德地图,为春节“摩托军”提供最佳返程路线、个性化路况提示、“团队公告群”提醒和最近春节服务站的一键式搜索等“暖心地图”服务。大数据让春节更“温”。
各种各样的便利应用经常考验着教育、医疗、就业、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大数据可以通过关注小需求来更好地解决大问题,而释放更多的技术红利,则是识别民生痛点的关键。上海全面推广“健康云”。病历和医疗数据收集在“上层云”中,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查询到病历,转诊信息可以顺利共享;重庆市江北区智能城管系统配备了路灯、排水管网、环卫车等智能设备。收集到的经营状况数据经过“智慧城市管理”的认真分析和处理,市民的满意度提高了10%以上...
“大众对大数据应用的期望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应该成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产品经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表示:“政府部门应主动发现和感知群众在民生领域的迫切需求,通过联合和委托科技企业解决相应问题,并继续跟进和改进,有效拉近大数据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他们之间的距离。”
去年10月,“杭州城市数据大脑”正式发布,不仅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还可以及时干预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试点高架道路平均行驶时间节省4.6分钟,试点区域5平方公里平均交通速度提高15%以上,特种车辆交通速度提高50%以上...这个强大的“数据大脑”是由来自13家高科技企业的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构建在一起”制造的。
数据技术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百分集团公司基于自主开发的大数据操作系统BD-OS,于2016年为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搭建了大数据处理和建模分析平台,为汽车召回决策提供辅助支持,自推出以来已协助处理了1000多起召回案例。“加快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生产、教育和研究领域的联合创新,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首席数据科学家杜说。
加快应用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据行业专家估计,未来五年中国将有130多万大数据人才。“理想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应该是产品需求第一,技术实现第二,产品开发不能只由纯粹的技术人员来驱动。”张洪忠认为,培养一批既懂市场需求又懂技术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打击黑市
数据安全收紧监管阀
本报记者许晴宋静思
1月3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1份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2017年下半年,47.4%的网民没有遇到任何网络安全问题,比2016年增加了近20%,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去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今年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将正式实施。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数据泄露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得到了遏制,许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大数据公司都说“日子不好过”。
“政府需要不断测试、补充和修订相关法案,并建立大数据政策框架。仅仅依靠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和履行企业责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创建、更新和补充与大数据发展相对应的保护用户隐私的法律规范。”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陈说。
“为了打击数据黑市交易的产业链,我们应该控制需求方的来源,并监督参与非法数据交易的企业。数据卖家可以“为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公司犯错后,需要承担大量的损失和成本,更害怕监管的大锤。”九方方大数据创始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王三寿表示,这将使数据需求者能够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获取数据,使数据黑市失去生存土壤。
“任何法律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合作保证。为确保数据安全,不仅系统需要不断改进,技术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也可以考虑使用块链和其他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说。
2017年4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建议开展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云大数据平台通过安全机制和控制措施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可用和不可用”数据;京东万象数据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和公安部市民网络电子识别系统eid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实验室主任沈浩表示:“数据公开、公开和公平也是保护数据安全的一种手段。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倡导行业自律,让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数据保护意识,不断完善和提升隐私保护技术和管理机制。”
《人民日报》(2018年2月8日,第14版)
标题:大数据跑起来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