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9字,读完约7分钟

为了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布局,适应当前“双一流”建设的热点,我们应该扩大高校数量做“加法”还是减少高校数量做“减法”?

这一改革算术问题在地方实践中有所不同:第一个是“加法”,以深圳和青岛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城市将“大手笔”的全国乃至海外名校引入地方校园,以壮大地方“好大学”方阵;在“加”的声音越来越大的同时,上海、湖北、辽宁、河南等省也接受了高校调整规划中“减”的逻辑。这些省份的规划者希望借助大学间的撤销、合并和重组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以适应当前的热点“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早在20世纪90年代,强调“减量化”的大学调整就大规模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高职院校的升级,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增加本科院校的数量。从上述三个省市传递的信息来看,本轮并购重组更加注重建设高质量的大学。

十多年后,“合并”和“重组”的关键词重新进入了地方高等教育规划文件。这是否标志着新一轮大学合并的到来?

新一轮大学合并?

1月13日,辽宁省的一份改革文件将高校合并重组推到了舆论的巅峰。

《关于推进高中及其他学校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辽宁将优化高中及其他学校布局,坚决调整规模效益小、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社会声誉差的学校,通过并购重组教育资源。辽宁省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表示,到2020年,全省普通高校数量将减少15所左右。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湖北省还抛出了一项高校合并重组计划。根据湖北省发布的《关于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虽然没有明确的高校数量削减指标,但也提出了“深化教育供给方改革”和“探索省级高校合并重组”。

在上述省份的相关规划文件中,“合并”和“重组”是在教育供给方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有趣的是,最近公布的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较早的《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暂行)》都提到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但并没有明确肯定高等教育的合并重组。总的来说,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强调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合并重组更多的是地方层面的探索。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值得注意的是,较早探索高校合并重组的上海,在2015年提出要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合并组建、新建增设、调整退出、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相对独立运营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全市高校布局结构。“分类管理”后,合并与退出成为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的进一步策略。上海实施这一战略的实际案例是,2016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这两所地方财经院校率先完成了合并重组,组建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这是否意味着三省市的同步探索有可能在许多地方被选为“选择性行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合并浪潮即将到来?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教授宗晓华分析说,上世纪末许多地区高等教育供给的瓶颈在于规模。大规模扩招导致一些地区高校数量扩张,结构复杂,布局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各地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改革重点必须转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特别是对办学效益差的高校进行兼并重组,这是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要举措。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这项政策应该在“十三五”期间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高校合并重组的探索表明,各地都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具体的改革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只是开始,并将继续下去。”他说。

一些媒体提到“不合并不行”的现实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中国18岁以下人口的减少和出国留学年龄的降低,国内高校的申请人数有所下降。许多学院和大学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经面临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困境;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新常态和减税政策决定了高校获得过去持续大幅增长的财政资金更加困难。

然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陆亭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省级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根据毛入学率的增长进行调整是正常的。鉴于中国高等教育数量庞大,在概率方面有相当多的调整,因此很难断言这是一种趋势。

“1+1”> 2怎么可能?

就目前而言,高校合并的浪潮是否会到来将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作为一种地方层面的探索,建议对上海、湖北、辽宁三地的地方大学进行整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一所“好的大学”能否通过整合来经营?或者,我们应该如何合并和重组,以使“1+1 > 2”的好结果出现?

人们眼中的“1+1 > 2”局面是名校和普通高校合并,原来的普通高校变成了名校;普通学院与普通学院合并,或者薄弱学校合并,最终成为整体著名学校。从上一轮大学合并重组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存在的。例如,浙江大学延续了过去的辉煌,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合并后,学科更加完备,实力更加强大,整体排名一直处于中国大学前列。2001年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大学排名也迅速上升,成为广东高等教育的领头羊。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宗晓华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的相关学科很少,导致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差距,基础学科与应用和工程学科之间的脱节,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自上世纪末以来,一些大学已经将该地区的相关大学合并,以解决学科群断裂的问题。如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合并医学院,实现了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医学学科的衔接和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然而,这种学科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情况并不只是一种尝试。在上一轮大学合并和重组中,有一些“有缺陷”的例子。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宗晓华表示,即使有潜在的学科互补结构,合并可能也不会实现效益。这是因为大学合并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高。如果你处理不好,你们可能会彼此分离,甚至会有严重的冲突,最终你们会不和谐。因此,我们可能进不了好大学。

“今后,高校合并重组不仅要深入研究国内外成功的合并案例,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机制,还要结合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各方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照搬。”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什么样的并购案例是成功的?业内许多人强调强有力的联盟。过去,在合并浪潮中出现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强强联合”,如合并后的吉林工业大学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目前,业界似乎也更加强调这种模式。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周英佳在1月16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协会议上建议,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要“强强联合”,形成学科互补,汇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导航空母船”。

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然而,同济大学学校质量评估研究所副研究员范秀迪表示,我们应该对“强联盟”保持谨慎,在强联盟之后,数据肯定会有所改善。然而,评价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合并后加强学科间和跨学科间的交流,从而完成重大科研成果,同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地方做出更大的贡献。

宗晓华还认为,高校合并重在优势互补和机制安排,而不是有没有名校参与的关键。这两个机构的合并也可以导致一个好的大学;如果只是为别人做婚纱,或者稀释名校的高质量教育资源,那么涉及名校的合并将得不偿失。

马陆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强大的联盟,两所当地普通高校的命运也值得关注。他说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是有区别的。从资源配置和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的角度考虑合并。强强联合是为了打造各省高校的龙头,而两所高校的合并则是为了考虑资源的振兴和利用。后者对于实现高校的“分类管理”尤为重要。

标题:地方调整高校布局 新一轮高校合并潮来临?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1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