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0字,读完约7分钟
如何实现有序复工与恢复生产、防疫之间的平衡?如何识别人员的健康状况,避免群体性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最近,卫生法规在全国各地的实施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卫生法规是由浙江省首先引入的,它是基于真实的数据。公民在网上自行申报或返工退货后,经后台审核后生成个人二维码,可作为电子凭证进行访问。一般来说,健康代码分为三种颜色:绿色、黄色和红色。绿色代码,城市中的亮色代码;黄色代码,在7天内实行集中或家庭隔离,连续申报健康出拳超过7天,将转换为绿色代码;红色代码,14天集中或家庭隔离,并连续申报健康打卡,将改为绿色代码。
目前,北京、广东、湖北等地已经开通了官方健康代码应用渠道,各省之间的数据互联也正在启动。
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用一个代码简化流程
避免接触并防止感染
2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浙江省防疫责任令》(第2号)。文件提出要统筹把握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的关系,突出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各地要在妥善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疫情防控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在这种背景下,2月11日,杭州率先推出了健康代码,使用“红、黄、绿”三色二维码作为数字健康证书。杭州的居民和游客只需钉上钉子或支付费用,而绿色代码可以通过代码,而红色代码和黄色代码则需要按照规定隔离,并输入健康信息。
“健康代码是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数字化健康评估证书,可以由市民或返工人员通过网上自行申报生成,经过后台审核后,可以作为个人进出该地区的电子证书,实现一次性申报,在整个地区普及。通过在线安全卡发放、离线扫描代码验证、判断人员健康状况、记录体温、识别高危人群、指导全民独立健康申报,实现社区、企业、学校等数据的分级收集。,政府主管可以分级查看疫情数据。用户和管理部门可以非常方便地联系到更多的组,覆盖更多的场景和访问更多的数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健康代码应用后,居民不再需要重复填写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社区入口的工作人员也实现了“无接触”检查,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根据杭州市政府发布的《企业复工申报指南》,企业复工时需要当场申报。批准后,企业的员工需要每天打卡钉。不久之后,腾讯也推出了自己的健康代码。
郑宁认为,卫生法规有三个优点。首先,电子版的健康代码取代了纸质通行证,减少了各级表格给个人和管理者带来的烦恼。健康代码可以在网上一次报告,在很多地方多次使用,可以简化检查程序,节省时间,降低人群聚集的感染风险。其次,借助大数据技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人员,解决各种形式的不同报告范围、数据不一致、交叉不可用等问题,提高联合防控的效率。第三,各类单位也能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精确的联合防控措施。
在许多地方实施相互承认机制
信息安全备受关注
由于它的许多优点,健康代码已经在全国广泛使用。截至2月24日,卫生法规已经在中国近200个城市上线。
随着卫生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的采用,各省之间的数据整合已经成为一个问题。由于不同地方的健康码依赖不同的数据资源,所以收到健康码的人在不同地方上班时,往往需要登记健康码,甚至需要隔离14天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给许多返乡的工人带来了麻烦。
“虽然中国许多地方已经实施了卫生法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同地方和部门的相关数据尚未完全互联,而且‘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浪费了现有的数据资源。”郑宁说道。
2月28日,河南与浙江签署了相关协议,确认《浙江卫生法》取代了河南省的健康证和全省通行协议,解决了河南农民工返回浙江复工复产的“瓶颈”问题。
2月29日,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海南省和浙江省于2月28日签署了中国首个相互承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卫生编码的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拥有绿色编码的海南人可以在浙江省顺利通行。
3月1日,在北京COVID-19召开了关于肺炎防治的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潘凤在会上表示,北京将加强与天津、河北的联系,积极推进防疫相关数据共享,确保北京卫生宝与天津、河北相关服务的相互认可,为三地联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将来,这三个地方的卫生法规将相互承认。
根据郑宁的分析,根据《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应遵循共享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原则上,政府各部门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应当共享,涉及国家秘密和安全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此外,根据《政府信息系统集成共享实施方案》,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已建成的部分联防联控数据库应开放相应数据,与企业共同建设大型卫生编码平台数据库,并自动匹配和独立验证个人上报信息,以实现COVID-19肺炎疫情的有效联防联控。
一旦健康代码的相互识别机制完成,不同地方的相互信任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在保证防疫的同时,方便人们流通、恢复工作、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复苏。然而,由于大量个人信息被记录在健康代码中,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健康代码涉及许多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信息、位置、行程、健康状况等。一旦泄露或滥用,后果不堪设想。这不仅会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还会因“用户肖像”而导致地区歧视和人群歧视。”郑宁说道。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审理个人权益民事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健康信息和医疗条件是核心隐私。为了公共利益,经当事人同意,应当按照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三项原则使用。
监管处罚是一种双管齐下的方法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3月4日,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各省加强自身防控,促进省内互信互利,为复工复产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严格执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滥用和其他违规行为。
此前,中共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2月9日发布的《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和支持大数据联合防控的通知》也要求“收集或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应负责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并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保护措施,防止盗窃和泄露”。
朱伟认为,健康代码背后的核心是信息安全。关键在于谁收集个人信息,用户是否同意收集信息以及如何使用信息。
朱伟说:“首先,个人信息不能被任何人收集。只有得到政府机构的授权,才能收集信息。其次,个人用户应该能够控制个人信息。疫情过后,用户被遗忘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第三,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用于商业。如果卫生法规在疫情发生后不需要存在,应及时销毁。"
北京华为律师事务所主任郑认为,政府应发布规范性文件,确保信息收集有法律依据,同时规定隐私的保护和使用方法。政府部门和公安部门应加强合作,将自填数据与国家控制的数据结合起来。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韩也认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惩戒机制,增加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维权意识;相关平台应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对公民信息的保护,从源头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卫生法规在防疫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改进。”韩对说道。
主编:梁
标题:在许多地方实现防疫卫生法规的相互认可。专家提醒:严格防止健康代码数据泄
地址:http://www.systoneart.com//syxw/2315.html